市面上能看到的企业用人理念有两种。
一种是富士康的做法,寻找廉价劳动力,企业内部建立各种标准化SOP流程,尽可能降低人的作用。最近几年,鉴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富士康就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了印度等地。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耐克,也纷纷将工厂转至东南亚等地。
另一种是谷歌、字节跳动等公司的做法,他们会用最高的薪水招聘最好的人才。张一鸣曾经说:CEO总想找一些便宜的人,想节约成本,这其实是最贵的。
现阶段,大部分企业采用的都是第一种理念,尽可能寻找廉价劳动力。在大多数管理者的观念里,成本是一种独立消耗,需要尽可能节约。
工业时代,大机器生产,人的作用确实不高,这种观念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时代已经变了,我们正从工业时代迈入数字化时代。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陈春花认为,在数字化时代,管理者如果继续坚持这种观念,企业将会走入歧途。
富士康的产能转移之路就遭遇了滑铁卢,印度的人工成本虽然比中国低得多,但效率也低得多,富士康印度工厂的产量始终上不去,被迫将订单转回中国。
陈春花女士曾经担任过某大型企业总裁,入选《清华管理评论》管理创新思想家,《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TOP10。
她用了10年时间,深入研究数字化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价值共生: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这本书汇聚了她10年的研究和实践结果。在书中,陈春花女士总结出,廉价劳动力不会带来成本优势,寻求低成本也不能保证企业获得成本优势。
价值共生+管理的常识(共2册)陈春花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旗舰店¥74.04购买那么,企业是不是就必须选择谷歌那种做法呢?很多管理者可能会认为,自己的企业根本没那个能力负担高薪。
这个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是否要用高薪招聘人才,而是如何正确认识成本,以及如何看待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实际上,用最高的薪水聘请最好的人才,并不是用人策略,而是字节跳动等公司正确认识了成本之后的一个结果。字节跳动真正的用人策略是回报与成长。
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成本,以及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呢?
一、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
陈春花女士在《价值共生》中强调,首先必须建立一种认知,成本是商品价值的完整组成部分,是一种价值牺牲。在公司价值中,成本是最重要的价值。成本损耗越多,价值损耗越大,公司的竞争力损耗也就越大。
反过来说,如果企业愿意在成本部分做出有意义的牺牲,这种牺牲能获得价值并被感知到。那么这种牺牲越大,价值获取就越大,竞争力也就越强。成本的效能才会被释放出来。
举个例子。现代都市通勤成本很高。员工早上出门,本来意气风发,结果一个多小时的通勤路程下来,到了公司精疲力尽,哪还有精力工作。为了降低通勤成本,有些公司会为员工提供班车服务。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毕竟路程没有缩短。甚至为了赶班车,员工心情更糟糕。
字节跳动也曾经想提供班车,但最终他们采取的是给员工提供租房补贴,让员工直接在公司附近租房,节省通勤时间。
提供班车和租房补贴,对企业来说,都是在员工身上的投入,都是成本。很明显,提供租房补贴,让员工在公司附近租房,更有意义,属于价值牺牲。
对员工来说,十分钟步行到公司,这种心理上的幸福感很容易被感知到。对企业来说,员工的心情好了,工作热情和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成本的效能得到了充分释放。
再来看富士康的做法。此前,富士康是苹果的唯一代工工厂,因为只有富士康能达到苹果的工艺和品控标准。而支撑苹果严格工艺和品控标准的是大量熟练技工。这些熟练技工就是富士康最重要的成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
富士康搬到印度或者美国,等于是放弃了这些熟练技工,放弃了最重要的价值,翻车也就不意外了。后来虽然重返中国,但富士康已经不再是苹果唯一代工厂了。
而像耐克,虽然东南亚工厂的产能有了保障,但产品质量却出现了严重下滑,品牌形象和营收大幅下滑。
有的管理者可能会质疑,当年这些产业之所以转移到中国,就是看中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为什么当年可以,现在却不行呢?数字化时代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二、为什么要把成本视为价值牺牲?
因为价值共生是数字化时代的本质特征之一。这也是陈春花女士将这本著作命名为《价值共生》的原因。
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现实世界被重构成为数字世界。数字世界并非单纯复制了现实世界,而是一种再创造,并且融为一体,处于共生状态。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融合共生的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深度互动和学习,创造出全新的价值。
手机点餐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共生的例子。
我们走进一家餐厅,坐下来,打开点餐软件,就可以看到这家餐厅提供的菜品。手机上看到的就是数字世界,但是餐厅并非单纯将菜品拍成图片上传,而是会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我们推荐菜品。我们会根据推荐来点餐,同时也会提出自己的需求。
而餐厅可以根据点餐软件提供的数据创造新的价值。比如餐厅可以分析出顾客的口味倾向,在菜品和服务方面进行创新。
那么谁来创新?怎么创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出现了。
传统餐厅,菜品更新速度相对比较慢。餐厅很担心推出新菜品后,反而导致顾客流失,因为不知道顾客到底喜欢什么。而餐厅的大厨一般也不乐意开发新菜,风险太大,对自身也没有好处。服务员就更不用说了,大多情况下,能够完全按照服务标准操作就不错了。
一旦有了数据,这一切就变了。厨师可以依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来开发新菜品,也可以根据顾客需求,调整口味,比如少放点盐,少放点辣椒。而服务员也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餐厅要想提升绩效,就必须依赖员工主动积极创造价值,而不是传统的依靠流程安排或者由上而下的命令。这就是价值共生的其中一种涵义,即组织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共生。
假设餐厅来了一家人,其中有人对这家餐厅的饭菜并不感兴趣,只是为了迁就他人,他对隔壁的炸酱面更加有兴趣。如果餐厅员工发现了这一点,能够主动去帮他点一份炸酱面,那么顾客、餐厅皆大欢喜。传统观念上,炸酱面店是竞争对手,餐厅不太乐意顾客在自家店里吃竞争对手的东西。但在数字化时代,竞争逻辑演化成了共生逻辑。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字化时代,人成为关键因素,陈春花女士称之为“个体价值崛起”。过去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再适用,管理者要实现组织目标,必须激活个体创造力,也就是要充分发挥个体价值。
三、如何应对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在《价值共生》一书中,陈春花女士提出了管理整体论。管理者必须把组织看作一个整体,综合是管理的精髓。
工业化时代的组织管理特点是分工,所以企业内部会制定标准化流程。个人目标需要服从组织目标。
数字化时代,协同共生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命题。强个体会影响组织,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是共生的。
数字化时代,组织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年,有几个行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原本活得好好的企业瞬间破产,比如房地产和教培行业。年底时,互联网大厂又来了一波大裁员。
面对不确定的时代,驾驭不确定性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管理者首先要改变自己,过去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经验不再有效,管理者需要具备创业和创新精神,和不确定性共处,不断超越自身。
除了上文提到的要把成本视作整体价值的一部分之外,管理者需要将创造顾客价值当作经营信仰,并且坚持长期主义,拒绝投机。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激活人的内在价值。
陈春花女士认为,在激活个体价值方面,管理者至少需要具备四项能力:1、能为组织成员描述愿景,帮助员工感受工作的意义;2、让员工看到更优秀的事物,吸引他们朝更好的方向努力;3、帮助员工提升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4、能够做好员工的期望管理,和员工共同寻找合适的岗位,兑现承诺,帮助员工取得绩效。
很多管理者看到这些估计会迷茫焦虑,完全不知道怎么应对。
我们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