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小吃为何自带招黑体质吃碗卤煮也挨

现如今,如果打算写篇关于北京小吃的文章,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每次都会被骂个狗血喷头,写包子被骂,写炸酱面被骂,写炒肝、卤煮被骂的最惨,骂的大多数是外地读者,也不乏北京土著。我就有点不明白了,北京小吃就算再不合您的胃口,就算再不招人待见,也不至于这么赤裸裸地拉仇恨啊!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真的思考良久,还做了一些民意调查,在此,我想客观地分析一下北京小吃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如此自带“招黑体质”?这里面有各方面的原因,既有无辜地“被黑”,也有得瑟地“自黑”,因为质量水平下降也会“找黑”,甚至还有被“食物歧视链”拉黑……且听我一一道来。

01标榜“老北京”却和北京没一毛钱关系

记得去年我写过一篇关于炸酱面的文章,被骂得这叫一个惨,一位到北京旅游的外地朋友义正词严地指责我:“慕名去吃老北京炸酱面,酱死咸,就几片黄瓜,卖38一碗,坑死人了!”我问“您在哪儿吃的?”这位回答说“在XX公园门口”。

听到这话,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一些景区附近满街的“老北京炸酱面”招牌,是个北京人都知道,景区门口的饭馆真的不能随便进,尤其是那些标榜“老北京”的。殊不知并没有一个品牌叫做“老北京”,他们其实和北京没有一毛钱关系,而且这些馆子基本没有北京人开的,专门宰外地游客,东西又贵又难吃,那炸酱面什么味儿还真是难以想象。我到外地旅游有个经验,就是避开景区,找当地人喜欢去的馆子,基本没大毛病。

“老北京”简直无处不在

其实不光是“老北京炸酱面”,如今在一些网红胡同、景点、美食街上,包括现在很红火的春节庙会上,“老北京”的招牌简直都要用滥了,诸如“老北京天府豆花”“老北京脆皮鲜奶”“老北京风味香辣蟹”“老北京虾棒”……南方的炸臭豆腐,变成了“老北京炸臭豆腐”,山东大煎饼改头换面成“老北京风味煎饼”,最无语的是“老北京烤鱿鱼”,难道北京靠着海吗?如果一位地道的老北京人看到这些五花八门的小吃名字,保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梁实秋先生若泉下有知,当作何感想?

看到这些小吃,我觉得自己可能是个假北京人,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些“老北京小吃”。然而,遗憾的是,没有人来为北京小吃“打假”,外地游客就以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代表了北京小吃,北京小吃的名声就这样生生被搞臭了,无辜背上了骂名,以至于有人一看见“老北京”三个字就要忍不住开骂。

02什么小吃都扯上太后皇上有点招人烦

经过研究,我发现北京小吃还有一个招黑的重要“槽点”是,一些小吃动不动就弄个传说,拉上皇上、太后,主要就为了抬高身价,千方百计和宫廷扯上关系,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这一点确实有点招人烦。

最典型的例子是,最近这些年来,慈禧太后,这个祸国殃民的老太太已经被打扮成了一枚标准的吃货,有没有的都往她身上贴。美食家孟春明先生曾经讲起,他在电视里见到一个所谓民俗专家讲北京小吃,说有一年夏天,慈禧太后在宫里听见外头有小贩叫卖“豌豆黄、芸豆卷”的,于是就叫太监出宫买回来,太后一尝果然不错。于是,就有不少店家打出慈禧太后最爱的小吃的旗号。

不能不佩服这老太太的耳音,简直就是“顺风耳”,她居然能够在重重宫禁里听见小贩叫卖,而且,那小贩就竟然傻等在那里,直至太监买了东西才走。难道侍卫们不把他当不安定因素拿下吗?

在北京的美食传说中,乾隆皇帝也是一个重要角色,例如“都一处”的传说。相传乾隆十七年(年)大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归来,在前门鲜鱼口一家酒铺就餐。得知小店尚无字号,感念其除夕夜依然营业,赐名又赐匾“都一处”。从此,都一处在京城名声鹊起,一传至今。

学者袁家方先生表示,大凡写老北京历史文化、老商街、老字号等的书籍中,总会有“乾隆赐匾都一处”的传说,再加上各种报章反复刊载,这故事堪称流播最广。但这个说法有明显的疑点。因清代皇帝,尤其康、雍、乾三帝,均以“勤政”为法度,亦重“九五之尊”的威仪,决不可能跑到小酒馆去,这也极不符合清代皇家典制。

再者,皇帝出巡戒备森严,仪仗烦琐。即便是北京皇城,层层关卡,禁卫森严,皇帝根本不可能“微服出行”。康熙还曾有谕旨,阐述过皇帝不能“微服”的道理。所以,所谓皇帝的“微服出行”只是民间的想象。最重要的一点是,按清代制度,除夕乾清宫要举行大规模家宴,从中午即开始,称“金龙大宴”,晚上宴请宗室。除夕至元旦,皇帝根本没有闲功夫,岂有“微行”之暇?所以,这个破绽百出的故事,很可能是当年都一处的市场营销策略。

现如今,一说哪个北京小吃是宫里传出来的,无论真假准定就会招来骂声一片,外地朋友会说“显摆皇上是你们家邻居是吧”?这个真有点自己得瑟招黑,北京有宫廷小吃不假,但大多数还是民间的东西,真不用攀什么皇亲国戚,这多少有些帝都心态在作祟。

03“勤行”不勤小吃逐渐变了味道

美食家孟春明先生就提出,现在的北京小吃确实不怎么好吃了。他表示:“既然是小吃,就与那些名食名点有所不同,不求高大上,只要小而精。傻大黑粗,粗制滥造肯定栓不住食客的腿、堵不住食客的嘴。遗憾的是,与南方一些小吃相比,北京小吃的确不够精细。此外,随着传统农耕社会的解体,许多食材辅材已经难觅其踪,原来的食材也往往变了味道,真正恪守传统的地道小吃,眼瞅着是越来越少了。”

过去北京的餐饮行业叫做“勤行”,因为这个行业特别需要勤快。刘连良先生出身牛街的勤行世家,对于牛街丰富的小吃记忆深刻。他说,早年间北京人管小吃叫做“碰头食”,上世纪50年代正是老北京小吃的鼎盛时期。“我居住的原宣武区牛街一带各种风味小吃更是比比皆是,我家所在的糖房胡同,一条长米南北走向的胡同,仅南边这半条胡同就有四家小吃、早点铺。分别经营着:面茶、杏仁茶、烧饼、麻花儿、油饼、切糕、盆糕、江米及黄米炸糕、豌豆黄、炸鱼、包子等等……”

当年这些小吃之所以好看好吃,它背后是辛苦的制作,例如,北京传统的清真小吃豌豆黄,选料要用口外的花豌豆,煮熟后碾成泥还要一遍一遍地过箩,遍数越多口感越细,制成的豌豆黄才能细腻纯净、入口即化。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勤行家族没有把手艺传下来,现如今也没什么人像过去的老师傅为做一样小吃下那么大功夫了,所以即使在牛街,硕果仅存的一些小吃也味道大不如前。

清真小吃在北京小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老北京的回民凭借两把刀、八根绳闯出了清真小吃的一片天地。所谓两把刀,就是切羊头肉的刀和切粘糕的刀,八根绳就是栓前后两个装小吃的筐子的绳子。美食家孟春明先生表示,前些年,在虎坊桥一带,还可以见到白水羊头李的店铺,李家后人用一把特制大片刀,把卤制好的羊头肉切成大片,又薄又嫩,从装着椒盐的牛角里撒些椒盐,软嫩香醇,风味独特,是下酒的一味好菜,白嘴吃也是令人难忘,可惜,今天的白水羊头肉虽然还有售卖,但已经不是那几个传统人家所为,羊头肉切得比嘴唇还厚,椒盐也不复那么香醇。

好多人奇怪,现在烧饼上的芝麻怎么总掉?其实很简单,工艺不对。现在都是刷酱油水或糖水蘸芝麻,而过去烧饼做好后,先用毛刷抽,在表面抽出毛来,这叫“抽茸”,蘸完芝麻后,要倒过来再碾压一下,把抽起来的茸压平,这样就把芝麻锁牢了。今天芝麻多是生脱皮,过去是炒熟后脱皮,更香一些,此外芝麻品种也变了,味道淡了。

春节前,我逛了一下护国寺小吃总店,发现了好些平时见不到的小吃品种,金糕鱼、茶菜、炸咯吱、炸松肉等等,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据说护国寺也就总店质量稍好,分店大多令人失望,奶油炸糕永远是凉的,炸松肉也基本尝不到肉味儿,不少北京人去吃,真是吃的情怀,吃个念想儿。

北京小吃日渐没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说实话,这一点骂的更多的是北京人,不免“爱之深责之切”,而外地朋友慕名前来,却觉得一点也不好吃,自然也没什么好话。

04北京小吃站在“食物鄙视链”的最低端

“食物鄙视链”这个事儿,近些年愈演愈烈,诸如喝咖啡的看不上吃大蒜的,喝英式下午茶的看不上爱点心匣子的,品广东早茶的看不上早饭大饼油条的……比较典型的就是“豆花应该是咸的还是甜的”,一度引发全国大讨论,支持“咸的”和支持“甜的”互相看不上,僵持不下,到现在也没争出个结果来。

各大菜系也存在鄙视链,粤菜看不上鲁菜,鲁菜看不上川菜,川菜看不上湘菜,然而,大家一起看不上“京菜”。北京菜确实不在八大菜系之列,但却是也是独具特色,连京城最大的顽主王世襄老先生都给京菜下过定义,称之为“由地方菜、风味小吃、清真菜、宫廷菜、官府菜融合而成,融合了汉、蒙、满、回等民族的烹饪技艺,纳入山东风味,并继承了明清宫廷菜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特殊风味。形成了蔡萃百家、兼收并蓄、格调高雅、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北京菜’。”即使如此,北京菜还是被赤裸裸地鄙视了,而北京小吃更是处在鄙视链的最低端。如果文章中有以下几个关键词:老北京、讲究、地道、正宗、宫廷,铁定你会被骂得怀疑人生。

京范儿曾经写过一篇文说的是北京人最钟爱的重口味老三样小吃——炒肝、爆肚和卤煮,一不留神成了爆款,多条评论,读者们自己在评论区就互相掐起来了,有些人骂的相当难听,诸如“可怜的北京人只能吃点下水了”“深刻同情北京人,也深刻鄙视北京食物”“北京怎么会有吃内脏的习惯”“北京人不是就喜欢拔头粪吗”……再恶心的就不一一摘录了,光“拔头粪”这事就引来十几位互骂,演变成北京人和外地人的一场舌战。看的我很郁闷,感觉这种情绪已经明显超出讨论食物的范畴了,夹杂着对北京和北京人的各种不满。

按理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人从小吃惯的这些东西我们觉得好吃,别人不一定吃得惯,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我们也没强迫别人非得吃,有什么必要骂得这么难听呢?

仔细想来,“食物鄙视链”这个玩意儿的背后是各种压抑的情绪,带着失落、焦虑、愤懑、偏执和不宽容,而网络就成为了这些极端情绪的发泄渠道,北京小吃不幸“背锅”了,这不过是社会矛盾、阶层分野、地域失衡的一个折射。北京这么招骂,为什么全国人都想往北京挤呢?这事儿再多说就深了,也明显超出食物范畴,各位自己领会吧!

对于热爱美食的我来说,大的事儿咱也解决不了,但是希望某些朋友放下这种要命的狭隘和不宽容。每个地方的饮食和口味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即使再难吃,这也是家乡的味道,是我们从小吃惯的滋味儿,是走到哪里都忘不了的舌尖上的乡愁。

来源京范儿

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