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磊主演的豆瓣2.8分的电视剧版《深夜食堂》,到梁家辉自导自演的豆瓣5.3分的影版《深夜食堂》,国产翻拍似乎仍未跳出“深夜食堂”这个大坑。
然而翻拍《深夜食堂》失败并非国产影视的专利,相比较为失败的中国版,韩国SBS电视台于年7月首播的韩版《深夜食堂》也不算成功,尽管该剧找来了老戏骨金承佑扮演小林薰的角色,并对食物进行韩式改良,例如出现了大量泡菜火锅,泡菜面,泡菜饼,泡菜炒饭和炸鸡、炸酱面、炒年糕等韩国食物,但依然仅取得了2.31%的平均收视率。
不管把食堂里的饭菜改成中国的蛋饼还是韩国的泡菜,中韩电视人终究还是拍不好日本的深夜食堂,因为食物容易本土化,文化融入本土化却太难。
日韩两国互相翻拍已经有多年历史,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与日韩相互翻拍经典IP逐渐增多,中日韩三国影视翻拍已经成为常态,
甚至出现如《嫌疑犯的献身》、《流星花园》等中日韩三国都出现翻拍作的情况出现。
从以前到现在,几乎没有一部翻拍剧不是在质疑声中成长起来的,但这也拦不住翻拍剧一部一部被重现在三国影视荧屏。公平地说,翻拍剧并不是每一部都很糟糕,只是大多数口碑都无法跟经典的原版相媲美。
在服化道愈发精良、制作投入愈发庞大的当下,有经典作品经验可以借鉴的翻拍剧,为何始终难以像原版一样受本土观众欢迎?又为什么在翻拍不断走低的情况下,中日韩相互翻拍依然热火朝天?
我们翻拍总是输?但日韩翻拍我们的经典也很少赢
令各国再经典IP翻拍上栽跟头的并不止《深夜食堂》,今年2月播出的,根据日本富士电视台年和年播出的同名电视剧改编的韩版《LEGALHIGH》同样遭遇了口碑收视的双重滑铁卢。
这部由《太阳的后裔》男星晋久饰演原剧中由堺雅人饰演的偏执律师,徐恩秀饰演原作中新垣结衣饰演的充满正义感的女律师的改编剧,豆瓣评分3.9,韩国本土收视率也平平。
也并非只有日剧在被翻拍,仅仅今年正在播出的夏季档日剧中,就有三部是翻拍自热门韩剧,其中朝日台由松雪泰子、仲村亨等出演的《法医学者柚木贵志的案件》,NTV唐泽寿明、真木阳子等主演《VOICE紧急指令室》,分别翻拍自韩剧《死因》()、和《Voice》(),目前豆瓣评分分别为6.5分和6.8分,口碑一般。
仅有三浦春马饰演的、翻拍自由李准基主演同名韩剧的《两周》在取得了不俗评价,豆瓣评分达到7.5分。
“中日韩翻拍近年来屡见不鲜,但本土化问题依然是共同的bug。“剧评人指出,《深夜食堂》国产影视剧改编的接连败北,正是在本土化上出现了明显失误。
由于这种本土化上的缺失,近年来的日剧IP改编,从《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问题餐厅》、《求婚大作战》到《深夜食堂》,几乎都是吐槽满满,收视低迷。
翻拍版大多提取了原版的核心概念和人物,甚至叙事方式、桥段、分镜都和日版基本一致,却在将故事融进本土时出现了各种生硬的情况,结果都丢失了原版根植在本国现实社会里,在描摹人性和情感方面的神采,难以让观众买单。
但在改编过程中出现本土化问题的不仅是国剧,也出现在日韩改编国产影视IP中。
例如日本曾在年将港片经典《无间道》翻拍并改名为《双面》,香川照之饰演的角色与刘德华在《无间道》中的角色相对应;西岛俊秀饰演的角色则对应梁朝伟的角色。
日版剧情基本上借鉴了《无间道I》,但却添加了很多日式戏份,包括感情戏。但最终由于改编失去了港版中独特的港式动作片的神髓而口碑平平。
而另一部港片经典《英雄本色》也曾经被韩国电影制作公司改编,韩方人员赴港洽谈近20余次才成功拿下改编权,最终改编版《无籍者》由四位韩国“型男”朱镇模、宋承宪、赵汉善、金康宇主演,其中宋承宪挑战周润发“小马哥”的角色,原版导演吴宇森担任了该片监制。
影片投入约亿韩元,但仅在年韩国上映首周拿下票房冠军,随后票房迅速滑落,总体票房和口碑相当一般。
影评人指出,该片尽管进行了大量本土化改编,但反倒在改编中丧失了原版的味道,变成了一部普通的韩国黑帮青春片。
口碑差,收视票房平平,为何翻拍还如火如荼?
对于翻拍,中日韩观众的第一反应常常都是“毁经典”,但为什么翻拍依旧如火如荼?
影评人指出,翻拍难以成功,本质上是因为观众对原版的认同感占据了先入为主的地位,但反过来作品之所以能被翻拍,也是因为作品足够深入人心。即使中日韩为数不少的相互翻拍作品口碑表现大都不尽如人意,但依然始终有制作者愿意为之冒险,首先是冲着原作先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