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韩国有关部门计划为“大酱”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不胫而走,韩国民众举国赞同,然而却在中国东北引起“炸锅”。大酱源自中国,浓香中带着淡淡的臭味,东北痴迷已久,韩国凭什么拿去“申遗”?那么,大酱到底源自哪里?韩国有没有资格拿去“申遗”?中国最早关于“酱”的记载是出现在史书《周礼》之中,叫做“醢”,距今约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书中记录周天子对“醢”情有独钟,每日正餐都遵循制度必须摆满60个品种。西汉元帝时代的史游在《急就篇》中也记载有:“芜荑盐豉醯酢酱”。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有个叫“范蠡”的人,少年时在一财主家做厨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黄豆发酵后可成美味,大概和“臭豆腐”的发明差不多,于是有了“大酱”的制作方法。在中国,“酱”作为佐料早已盛行普遍,老北京的“炸酱面”世界闻名,不是因为“面”而闻名,而是里面加了“酱”才闻名,这可能是世界上所有的菜肴中,唯一的一种出名是因为主料借了佐料的光。但是,真正把“酱”发扬光大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还是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东北由于地域关系,冬季食物甚少,用盐腌渍的食物清寡无味,有了“酱”以后却可以千汁百味。另外,东北盛产黄豆,而黄豆又是制“酱”的主要原料,所以有了“百家酱,百家味,不做酱,穷几辈”的谚语。东北酱也是有历史的,在隋唐时期满族人已经开始制作豆酱了,二十四史中的《金史》就有女真人“以豆为酱”的记述。在东北农村,做“酱”曾经是一件大事,讲究说道也特别多。每年入冬时节,将黄豆精挑细选后,洗净烀熟捣烂做成酱块,放在屋里棚板或柜顶上,使酱块发酵,必须等到来年农历四月十八这天才可以把酱块刷净绿毛,掰成小块放入缸中,一层酱渣一层盐,再加入净水,天天日晒打耙(必须顺时针,不能逆向),缸上蒙一层白纱布,防止刮风进入杂物灰尘,要经过一个多月的日晒,待酱色深红,才可食用。东北人对“酱”是有感情的,每餐必食,即使不食也摆个酱碗在饭桌上。古人云:“酱者,百味之将帅。帅百味而行”。据说“酱”就像将军平暴除恶那样可遏制各种食物之毒,东北人喜欢野菜或者生菜蘸酱,可能为了去毒,所以管“酱”也叫“大酱”。东北是朝鲜族集聚地,按照东北人的说法,朝鲜族人起初是到东北讨生活的,没有土地,生活艰难,缺少黄豆才用大酱做汤。针对韩国想用大酱“申遗”,东北人集体发声:“别打大酱的主意,找你的大酱汤去!”纯东北大酱农家风味g包邮(可用券2元)淘宝月销量¥19.8¥25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