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一部由国家大剧院委约创作,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集结了张桐、吴樾、陶虹、吴彼、刘威、苏青、韩青老中青三代演员演绎的原创话剧进入紧张的最后彩排阶段。10月1日,这部由田沁鑫、刘金妮、姜文良编剧,田沁鑫导演,一批实力主创人员和演员联袂精心创排的话剧《直播开国大典》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
图片来源:国家大剧院官方微博
在话剧的“同”和“异”之间,观众被带入、被带动。剧情跌宕起落,心情随之起伏。
这是同一单位的一群普通人,自始贯穿了一项矛盾点,立足于突破一样技术,合力完成的一个“天字号”任务。羞赧的爱情、无私的友情、信仰的忠情,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肩并着肩,为了国家倾尽全力。
这是重庆朝天门码头大褂长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和西装革履的差异,是播音员之间对播音腔调“平、缓、柔”和“高、亮、稳”的冲突,是杂面馒头、炸酱面、白菜馅肉包子和一杯苦咖啡的不一样,对峙的物的累积同样在映射复杂的主角形象。赵英杰的真正身份是什么?他想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正因为这样的复杂,能够让观众去猜测、去思考,让话剧没有被一眼识破、一眼看懂。
有观众在看后评价:“看话剧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并不仅仅是主人公之一的赵英杰在借助复杂人物设定和多元化的语言、表演而让人感到形象饱满,剧中每个人物都有他自身的复杂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接受改造的原国民党播音员,她接受男同事的金钱帮助场景,用东北话说两个人来回‘撕吧’的几次,我们可以理解为那不是单纯的收下钱,更是对同事的接受,对自我感情的认知,而继续推进的她的故事线是前男友找到单位并上演一出闹剧,她啜泣、‘放狠话’、跑远,太真实了,他们真的是在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甚至还带着些许不成熟与孩子气的年轻人群像。”
高尚/摄
不离“主旋律”,而不断打破“主旋律”给人的刻板印象,《直播开国大典》被写活了、演活了,所以它“火”了。
话剧伊始从一片嘈杂声音进入,播新闻、念稿件,这是一个广播电视台最平凡不过的日常,在一条条新闻播报中确定了时间节点——距离开国大典不到两个月的一天。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技术部主任卢海宇登场,他领回了一项“天字号”任务,隶属于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和原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两个团队迅速集合开会、封闭管理进行筹备工作。话剧没有冗长的叙述和过多铺垫,简单干脆阐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接到什么任务、面临怎样的难题,人物对话间可以知晓,这是一项直播开国大典的任务,要面临生活习惯磨合、设备简陋、人才缺失、技术落后、时间短暂和严守机密的工作难关。大段台词的快速阐述,演员们的急促步伐,来回挪动的桌椅,卢海宇激动的情绪,话剧开始的很“紧”。有的观众认为,除了展示大家紧锣密鼓地筹备“直播”工作,刚开始的这种“快”可以和陶虹饰演角色说的那句“每个人都在计划着新日子,规划着新活法。”相关联,无论对话还是动作,他们这种“快”其实是带着那个时代人有激情、有干劲的底色。一幕结束,老领导回身的一句“哦,还有,睡好觉。”温情感拉低紧迫值,放与收之间,迎合上观众看剧的“呼吸感”。
面对诸多困难,怎么办?卢海宇有人选却不敢选,而这位正是他曾经的老同学、原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技术科科长、被其他技术人员盛赞为“我谁也不服,只服他”的赵英杰,赵英杰的出场方式极具创意,延伸的白光模拟出夜晚车站,赵英杰首先疾步向前,而后站定,具有北京特色的人力车将他沿着另一束光代表的另一条街道拉回去,短短几分钟,说明赵英杰的来路和去处。
牛小北/摄
剧目把8月31日至10月1日的时间段截取成七天,将一件件小事穿插进半个月内实现直播和防止特务破坏的大事件中,展现出“互信”“合力”和“忠诚”的伟大主题。
首先是“互信”。同窗友情,让卢海宇和赵英杰二人默契非常,表现在话剧中,是两个人在研究喇叭及话筒结构时对白的“你来我往”直至异口同声道:“最先进的扩音器美国造!”除此之外,在重庆码头的帮助,卢海宇回忆曾经的彻夜畅谈、曾经意气风发高谈阔论,感慨道出“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都极大肯定两人的深厚友情,表现出二人一致的思想和理想信念。但话剧还用另一种表现形式将这种感情进一步扩大化,即信任感在“怀疑”这一对立表现下,持续发酵。赵英杰的“你必须告诉我,大会的准确时间”、又问起大会时间、“大会当天,应该有好几万人吧?”的三问。卢海宇“问起大会时间,会引起我的警惕”、“你这样的态度,就是让我怀疑”、你问这个干什么?”的三答将剧目一次次推向高潮。但在卢海宇为赵英杰争取到使用收音机机会、进入北大仓库、去天安门广场进行设备调试,将“信任”体现的淋漓尽致。
图片来源:国家大剧院官方微博
其次是“合力”。网友留言表示:“在这部话剧中,我感慨于它没有将个人英雄主义渲染‘过头’,可能也正是团队想要表现出来的意义,直播开国大典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一群人的奉献。同样的,他们可能想要表现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单位为了开国大典的努力,我们的国家从成立、建设、到未来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确,赵英杰在直播开国大典中固然重要,但话剧用其他人物的事迹表现出团队的巨大力量。比如在焊接电路板的连接点部分,面对36个连接点需要焊接的难题,卢海宇在手部受过重伤的情况下,主动请缨,此时赵英杰作为旁白描述:“链接第十个,他的后槽牙在使劲;第二十个,他渗出了汗。”和卢海宇喊出的那句:“别拦我!别拦住一个要当英雄的人!”这部分,是卢海宇用行动为直播开国大典做的贡献。比如在关门卫老夏禁闭期间,替守的留意细心,发现了那摞重要信件,揭穿了老夏的特务身份,为粉碎“滚雷计划”做出的重要贡献。比如确认直播开国大典播音员后,确定的人员主动去加练,主动寻找同天安门播音相似的环境,主动请教播音方法,被请教一方毫无保留的传授,全体播音员共同探讨,她们同样在竭自己之所能,做出一份贡献。
高尚/摄
类似题材,此时的观众有人会想到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前夜》的场景,无论是攀上高杆焊国旗的主角、还是帮忙一遍一遍吹奏乐曲的号手,亦或阻断球断后,迫切需要矽、铬、镍稀有金属时,大街小巷赶来相送的普通人,他们也一样,用奔向集体的至上荣光,迎接新生。
正如话剧中所说:“有的事情,一个人完成不了,因为它是一件集体的事,集体可以改变个人......在一个国家的建设和突围上,必须是一个集体,在这万众一心如海的潮水上,我变成一滴水。”
最后是“忠诚”,这里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信仰。即使喜欢,依旧坚持原则的女孩,她将责任感持续外延,守护那台收音机,当被问到:“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需要改造,但是不一样,就一定是敌人吗?”她虽然委屈,但毫不动摇,哭着说:“我是为了你的安全,为了我的安全,为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安全!”她还说出:“内心坦荡,眼睛明亮,什么都不会被迷住。”而赵英杰的人物本身,虽然到了尾声,在受领三等功的时候,大家才知道他地下党的真实身份,但在任务期内,要隐藏,要表现出自己是国民党的“技术官僚”,要激出潜伏在电视台的特务,他不能暴露,甚至为了安全,连开国大典当日都没有机会去到天安门广场。
“赵英杰同志,是我党隐秘战线上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高尚/摄
最后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谢幕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由来话剧尾声。脱下军装,集体复原的设定,恰好地迎合了走向集体、走向人民的主旨。导演田沁鑫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把主旋律表达好,热情是必需的,但最重要的还是怎样更加真实地表现人物、诚恳地表达故事。”
“年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时刻,实况转播的幕后电台故事首次搬上舞台,以此隆重庆祝,致敬每一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平凡而伟大的人民。”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