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北京炸酱面,那是老北京人的骄傲,以其快捷、解暑、美味著称,据传炸酱面应该是从“凉烂肉面”演化而来的,晚清时期开始出现,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操作简单,食物又美味,北京当时几乎每家餐饮店都卖炸酱面,炸酱面进入鼎盛时期。虽然杂酱面历史仅有百年左右,但对于北京来言,它蕴含着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之所以能名扬海外,真是因为它折射出了北京特有的那种讲究的“谱儿”、“范儿”,即使是一碗普通的凉面条子,食客享受到的不仅是口感,还能享受那种特有的“派头”,正是这种摆谱的食趣,让炸酱面成为北京的传统名食。
网络上流传的老北京炸酱面配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是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在原有配方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加工,有的喜欢吃辣,就加了香辣酱,喜欢吃甜的加了番茄酱,所以在这里鼎香君就简单提一下基础配方,具体操作见仁见智吧,各位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做,只要比例合适,味道肯定是没跑的。
老北京炸酱面的基础配方主料是五花肉、干黄酱、甜面酱、香菇、大葱(也可以加入洋葱和豆干);大料有八角、桂皮、花椒、香叶;菜码有黄瓜、绿豆芽、胡萝卜、豆腐丝、紫甘蓝、绿豆、甜玉米等;调料有十三香、老抽、蒜片、姜片。具体做法是:将菜籽油烧热,六成热时放入大料和姜蒜片,待炸至焦黄色时捞出,然后将五花肉沫和香菇末放入锅中,炒至发白捞出,然后将混合后(2:1)的干黄酱和甜面酱放入锅中炸,出香味后放入肉末,加入少量十三香和老抽,十三香提味,老抽提色,混合均匀后加入小半碗水,咕嘟二十分钟后,关火放入葱白沫,混合后捞出即可。
在制作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五花肉要肥多瘦少,这样出来的酱口感更好;干黄酱在入锅前要加水化开,干黄酱和甜面酱的比例必须是2:1,;制作时不用加盐和糖,甜面酱和干黄酱本身的味道就足矣;面条煮的时候稍微硬一点,捞出后过水,这样做出的面条松散有嚼劲;菜码必须焯水在凉水中泡着,这样做菜码清脆爽口。
炸酱面的做法多样,吃法也是丰简由君,做酱时除了干黄酱和甜面酱,其他的可加可不加,口感不会有多大变化,菜码也是可多可少,简单时一个黄瓜丝就可以代表一切,味道也不赖。正因为如此,炸酱面才能成为人们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