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正式开幕后,普及冬奥知识,讲述冬奥故事,呈现精彩赛事瞬间,传播奥运文化,带动更多民众参与冰雪运动,成为媒体报道中的“同题作文”。
《太原晚报》推出的《冬傲特刊》,从2月1日到21日,连续21天,每天8个整版,在“同题作文”里,突出精巧设计,体现活泼基调,每天为读者提供一个奥运大拼盘。
赛前版面有看点
《太原晚报》的《冬傲特刊》每日以8个彩色整版的篇幅对冬奥会进行报道,这样的体量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发挥空间。
北京年冬奥会于2月4日晚正式开幕,而特刊从2月1日就开始刊发,在内容上精选实实在在的“干货”,供读者在冬奥会正式开幕之前储备冬奥知识,成为“看门道”的冬奥达人。
比如,特刊第一期2—8版的“观赛手册”分别聚焦“荣耀”“萌宠”“赛程”“希望”“梦想”“装备”6个主题,对本届冬奥会的奖牌、吉祥物、竞赛日程、火炬、会徽、口号、制服装备等读者关心的内容,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图片与文字的巧妙结合使报道内容既直观又立体。
又如第二期的奥运百科主题,特刊以提问的方式带领读者了解冬奥会的“冷”知识,一系列诸如“中国首位男子冬奥奖牌得主是谁”“什么冬奥项目只设男子比赛”“冬奥会最‘恐怖’的项目”“吉祥物中哪种动物出现次数最多”等趣味问题,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冬奥氛围,还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了冬奥知识。有读者称赞说:“晚报的特刊出得好,既有观赛手册,又有冬奥百科,让我们看冬奥会比赛时不盲目,能看得明明白白!”
值得一提的是,特刊每期的“雪原”版中还有两个特色的栏目——《冰窗花》和《打雪仗》。其中,《冰窗花》栏目以条漫的形式讲述有“萌”有料的冬奥故事;《打雪仗》栏目边框为电脑形状,编辑虚构了“冬冬酱”“阿紫同学”“微粒的力”等几名网友,并将冬奥知识融入有趣的对话之中,普及了冬奥知识。传统媒体在内容呈现上作出了年轻化、新媒体化的创新,值得点赞。
整体制作氛围浓
好的冬奥报道,除了有充满现场感的文字,还要有美观生动的版面,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和美感。《太原晚报》此次的特刊在版面设计上下足了功夫,呈现效果也相当出彩。
《冬傲特刊》版面设计令人眼前一亮。以“蓝色冰面”铺底,点缀雪花元素,整体风格清新自然、青春洋溢,契合冬奥主题。特刊版头位置,标题“冬傲”亮眼醒目,“冬”字化用冬奥会会徽“冬梦”的图形部分,大大地凸显在版面正中,文字标识、奥林匹克五环标识等则与吉祥物冰墩墩一起在版面左上角呈现,大气而醒目。
在每期特刊1版图片及标题的制作上,主图极具视觉冲击力,标题生动活泼,营造出年轻动感的版面基调。比如,第二期的封面以墨绿与橙色配色,整体色调充满中国风,滑雪运动员踏雪而行,颇有开幕式“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
除了封面,在内版设计上,编辑也下足“绣花”功夫。内版的文字量和细分栏目虽不少,但文字、标题、图片、线条的和谐融合,使版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每期特刊的第4和第5版以一个通版的形式展现,尤其在第3期中,一条滑雪道从版面左上角的云顶滑雪公园而起,一路贯穿至右下角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将运动场馆和文字介绍巧妙结合,图文并茂,又整体连贯,没有跳脱之感。
从内容布局来讲,《太原晚报》的版面逻辑清晰,对内容进行了区分化处理,并对每个版面进行命名,如冰刀、雪线、冰点、雪原、雪花等,一版一个主题。不仅如此,特刊还对每个版的稿件内容增加了不同的栏目名称,这些名称选自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美食,比如,“冰糖葫芦”“豆汁儿”“炸酱面”“铜锅涮肉”等,有趣又独具特色。
文/米瑷琪
原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月15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