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首先明白什么叫字母语言,以及字母语言的渊源。那么什么是字母呢?字母就是构成单词的最小元素。字母语言是由字母组成的单词的语言。
那么最早的字母是由东闪米特人在公元前约——公元年间创造的。在公元前年,又由东闪米特人字母发展而来,西山米特人所使用的其他四种字母:最早字母、迦南字母、阿拉姆字母、希腊字母。在公元前年,又由希腊字母衍生出了罗马字母。今天西欧所使用的语言都是由罗马字母所拼写的,包括爱尔兰语、法语、德语、荷兰语。
古埃及神庙古埃及象形文字大多是刻在摩崖石碑上,或者是神庙的廊柱上。苏美尔楔形文字主要是刻在胶泥板上的。这两种文字今天无法解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具体什么原因,大约连专家都不好回答。
古埃及象形文字我想这和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关。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他们都图案化,装饰性太强,书写很困难,不易掌握,再加上象形文字其实说白了就是画,简笔画,画的表达功能很有限。
比如我画一只鸡,究竟是我得到一只鸡呢,还是我丢掉一只鸡呢?比如大家加油干,该怎么画呢?所以,我认为象形字是比较低级的一种文字,表达功能非常有限。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
苏美尔楔形文字泥板书插一下话题,郭德纲曾在一段相声里说过一个桥段:一个不识字的人在外打工,要工友往家里捎带一些钱和一封信,工友看不懂书信,悄悄拿动了点钱,结果被发现了,因为他老婆能读懂他的书信,对工友一一解读。信上画了一只狗就表示二狗子(捎钱的工友),画棵树,树下一只苍蝇就表示蝇子有树(银子有数),一一解读完毕,结果揭穿了这位不老实的工友私吞别人钱的事实,好不尴尬。
由此可见用画画来表达是多么笨拙,传播范围多么狭窄。如果一种文字只掌握在很小一部分人的范围内,再加上书写复杂,不易掌握,它在传承中是有很大风险的,比如天灾人祸,战争等,掌握文字的这一部分人死去了,政权覆灭了,失传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苏美尔楔形文字泥板书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今天世界上绝大部分字母语言和古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关系不大。顶多是创造字母时,参考了他的元素。所以说古埃及象形文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发展成了字母语言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两种语言都是死掉的语言。西方人发现一块古碑需几百年的时间,无数的语言学家还不能完全解读。因为他们现在使用的语言和古碑文上的语言毫无关联。
反观中国则不然,三个学者,短短几天就大概解读了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字(有兴趣的朋友可看看甲骨文的发现历史材料,这里不作详细讲述)。那么象形文字是低级语言,字母语言呢?
好,咱们再看看字母语言吧:据历史学家考证,最初的字母是腓尼基人通过海洋贸易传向世界的,最初是用来记录交易的流水账的,比如写两个M表示我卖了两匹骆驼,两个圈表示获得两个金币等。但是后来随着贸易越来越复杂,需要交易的货物越来越多,需要交流表达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单个字母无法应付,怎么办?把字母组合起来变成单词,由单词组成句子,这就形成了字母语言。字母语言要比象形文字语言高级,他的表达功能也比象形文字大的多。
腓尼基人的月亮神像但也有局限:字母语言是拼音语言,只表音不表意,也就是说他是和口语同步的,只表示他读什么。但口语是不固定的,甲地读狗(GOU),乙地读马(MA),虽然都是表示同一个东西,甲地人完全不懂乙地人写的,乙地人也不懂甲地人写的。
今天的德语、英语、法语虽然都是罗马字母,写出来都是A、B、C,但是他们是不同的语言,互相不通。这也是为什么古罗马帝国有过短暂的统一之后迅速分裂,分裂成几十上百个国家,至今都没有统一。
总之:今天世界上使用的字母语言和古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字没有关联字母语言表达功能比象形文字大,更高级;字母语言和口语同步,嘴怎么说,笔下就怎么拼,容易掌握和普及,但由于口语的不稳定性,受方言限制,不同地域之间相互不通,不同时空相互不通(今天的美国人英国人根本看不懂二百年前的通俗文学原文文本,莎士比亚的原剧本文本必须由语言学家扒着英语工具书才能逐词逐句解读。)咱们再说说为什么中国的文字没有发展成字母语言。
现在已知最早的成熟中国汉文字是甲骨文。中国的汉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象形文字,象形字只是汉字的一部分,汉字的构成原理是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我想大概我们的先民最开始也是画画的,和古埃及、苏美尔差不多。
但世间的事物是不能画尽的。有些抽象的没法画,所以,又想了另外五种办法来造字。这五种办法加上画画(象形)就是六书。只要明白六书的造字原理,一切的汉字都能迎刃而解。六书就是中国汉字的切入点。可以把它比喻成打开大门的钥匙。
想一想西方为什么要造字母语言?一是因为古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的传承中断了,形成了文化断层;另一个原因是这种古老的文字不好掌握,不利于大量普及。所有的文字语言都必须拥有这两种特性:容易掌握,易识易写;容易大量普及。另外重新创造一种文字成本比较高,根据有限的字母去拼写口语相对要容易得多。那么咱们的祖先是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呢?
去繁就简,中国汉字的历史发展规律就是如此。比如“月”字旁:其实本来就是“肉”字旁,但是,在长期的流传中,里边的两个人写起来比较麻烦,慢慢的简化了里边的两个人字,变成了两横。
由于“月”是一个天体星球,离我们太远,生活中多不用他,所以这个“月”字很清闲,在给他派点别的活干。由于“肉”是长在我们身上的,跟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生活中用的比较多,“肉”字笔画多,干起来很累,让“月”来干吧。好,“月”干了“肉”的活。于是,“月”只有单个字的时候表示月亮,做部首的时候就表示器官(例如肝脾肺肾)。
“月”和“肉”字的甲骨文,小篆,楷书还有一方面是汉字的字体经历了几次变化:篆隶楷行草。总的来说,就是要简便,简便了就利于普及,容易掌握。
那么汉字都有哪些特性呢?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和词语都指向他的语义。汉字是汉语里最小的单位,每个汉字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字的本意是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不用重新造字,只需用原有的汉字根据词意重新组合一个新词语就行。
甚至于连组词都不用,直接拿现成的词语给他引申一个新语义就行,比如社会,这个词古代就有,原意是指相同爱好,理想,目的,活动的人员组成的小团体。现在的意思是在原义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意义。
字母语言却不行,由于只表音不表意,面对新生事物必须创造一个新词语。由于古今口语变化,必须再造一个新口语读音的词语。这样导致的字母语言的单词量越来越大,据说英语大约几十万个单词。一个英国人或者美国人初中毕业需熟练掌握7——8万个单词才能无障碍阅读书刊,报纸。而一个中国人初中毕业只要掌握1千5——3千个常用汉字即可无障碍阅读书刊,报纸。
另外汉字也有表音功能,只是表音功能弱一些,表示大概读音,形声字里有很多都是语音相近,常言说的“秀才认字读半拉”。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字的本义不变,所以古今可以相通,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XIA)”中的“斜”字,古音念“XIA”,今天的普通话标准音念“XIE”,无论读什么,意思不变。
所以今天我们可以无障碍阅读理解。不受地域方言限制。
总而言之:汉字不受地域方言限制,不受古今语音变化限制,字形古今都在朝着简便的方向发展的。
综上所述,汉字虽不是世界上最容易普及的文字,但一定是世界上最高级最容易掌握的汉字。他比字母语言高级得多。
就像我们常用的筷子一样,无论是把菜切成丝,切成片,切成丁,无论是煎、煮、烹、炸、红烧、一双筷子通通搞定,既然如此,有必要搞个叉子专门吃炸酱面的,用把勺子,专吃宫保鸡丁的,再弄口小刀,专切红烧鲤鱼吗?除非吃饱撑的了。
所以汉字具有字母语言所没有的优势,给我们带来了几千年的大一统,带来了数千年的文明不断层传承,干嘛还要发展成字母语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