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俗河的诸多早餐店中,有一家面馆被诸多吃货重复安利,据说他家的炸酱面,有的吃货已经吃了十余年,并且一周至少要去吃三次,种草已久的团长这次终于吃到了。
就是这家位于金桂南路上的朱师傅炸酱面,开业至今已经14年了,在易俗河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悉,如今除了易俗河的吃货,像团长一样慕名而来的吃货也越来越多。
店里每天营业18个小时,从早上6点营业到凌晨3点,只在下午2点到5点休息3个钟头。团长跟同事先后吃了两次“闭门羹”,都是因为没摸清下午闭店休息时间,怪自己
在整整等了一个小时后,终于开门了,才不过几分钟,店里就陆续进了好几桌客人,真该庆幸我来的早,旁桌的熟客说到了饭点只怕还要等位。
名字叫做炸酱面馆,实则是粉面俱全,还有炒饭、卤菜、汤等可供选择,既慰藉深夜又温暖清晨。
粉面的码子可供选择的也不算丰富,就这常见的7种:炸酱、排骨、酱汁、牛腩、辣椒炒肉、蛋炒肉、墨鱼。
朱师傅的儿子小朱老板,正在厨房里炒制墨鱼码子,他介绍说:“不好推荐,都好吃,每个码子都是爆款,都是招牌。”自信到让我更加无从选择。
从半开放式的厨房可以看到,这些码子的食材都很新鲜,而且准备的量都不少。辣椒都是一盆一盆的切,足以可见其生意之火爆了。
-炸酱面-
炸酱面才端上来的时候,真的是很震惊了,这一碗面看起来就很“普通”,就是面上盖了些炸酱,其实我内心是拒绝的,因为碱面没有一点味道感觉会很难吃。
不过,这杂酱的分量还是蛮多,而且肥瘦参半,颗粒分明,存在感非常强,这股诱人的香味是骗不了人的。
真正见识到它的魅力,是搅拌过后!记住,上桌后一定要趁热快速把杂酱和面条上下拌匀,让碗底的猪油和调料充分被面条吸收,猪油和炸酱的香气混合后,忍不住吞口水。
夹起一筷子面条,趁热赶紧吸溜吸溜地吃起来。面条根根分明,吃起来爽滑内韧有嚼劲,香软而不粘牙,细嚼之下更是肉香十足,而且不咸不淡刚刚好,同事说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开吃后,服务员还会端上一小碗汤,吃一口面,喝一口汤,等到碗见底的时候,团长肚子就已经有点撑了,不过男同事表示一碗的量刚刚好,可能还谦虚了。
-辣椒炒肉面-
乍一看,满满的一份辣椒炒肉,根本看不见面在哪里,而且在堆成山的码子里,肉比辣椒还多。融合了辣椒与肉香的汤汁裹在面条上,面条口味变得浓郁,油汁很厚,但吃起来倒也不会太腻。
这绝对不是因为多跟老板聊几句就得到的特殊对待,看锅里的码子就知道,这就是他们家辣椒炒肉码子的规格,满满都是肉。
小朱老板趁着空闲档,给我们透露了“秘诀”。这手工碱面,一直以来都是由朱师傅每天亲手制作,即便现在什么都放心交给小朱,独独这制作面条,一定要是亲力亲为,所以面条的味道才会十年如一日的稳定。
在湘潭的诸多粉面馆里,手工面与米粉一向是平分秋色,而在朱师傅店里,这碗面倒成了当之无愧的头牌,地位无可撼动。当然,米粉也还是要尝尝的。
-墨鱼粉-
刚出锅的墨鱼码子来一份,又是一碗“重量级”码子盖粉。同事笑称:“20块钱一份的墨鱼肉丝,这分量还真是感人!”
墨鱼就是很原始的味道,真材实料,贵在那份原汁原味。
粉比较薄,米味重、汤底厚重,味道浑厚,猪油轻但香味浓。总体来说,这是碗不加辣椒,不加配菜也好吃的粉。看我们的小萌娃,放弃自己的小碗,要向大碗进攻。
如果想要加点配菜,就再往碗里来一口店里自制的盐辣椒,香酥的盐辣椒伴随着面条,口感更加丰富,一口接一口,让人吃得停不下筷子。
街头大大小小的面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是觅食的食堂,更是这座城市的美食文化符号,透露着大家的饮食路线与喜好。朱师傅炸酱面十四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大家公认的好味道,还没去打过卡的,不妨去试试看!
店铺信息美食地址
易俗河金桂南路号
美食电话
—end—
易俗河的吃货朋友赶紧来找组织
欢迎扫码添加客服进群
与各路吃货一起吃遍湘潭
▼
往期精彩内容
▼
专程到湘潭这家20多年的面馆,不是吃面,只为一碗蛋炒饭!
变天了,下摄司这家石锅鱼撩胃又暖心,汤鲜得让你吃下三碗饭!
这家让人上瘾的卤味店,扎根湘潭20多年,来晚了只剩空柜子!
湘潭这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锅饺,很多人都以为不开了!
一条鳊鱼红遍湘潭,板塘铺这家老巷子里的家菜馆人气爆棚!
团长许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