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二月二。你的家乡吃什么呢?
据了解,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在日常生活中,广大劳动人民总结出很多智慧的经验,当然,在传统的美食上更是有着无限创意。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等等。如果是蒸饼,就在面饼上雕刻一些龙鳞状的图案,那么,这个面饼被称之为龙鳞饼。是不是很有仙气?
此外,全国各地家家户户还少不了吃鸡蛋,这天,人们也讲究烙饼,也做春饼,也象征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在北方,吃面自然是少不了的。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样,家家的面真是五花八门。在过去,这个季节是很少能吃到蔬菜的。但如今,不管什么季节都能吃到新鲜的菜。就如黄瓜,虽然在冬季里比夏季价格高了些,但也挡不住人们对美食的欲望。如果吃炸酱面,黄瓜自然少不了,配上清爽的黄瓜丝丝别提多么美味。难怪,北京人爱吃炸酱面呢!这样的吃面真的是一种享受呢。
说起面,陕西和山西的面食最为好,不论种类还是口味都非常特别。大家都吃过的岐山臊子面是不是就很有味道?还有最出名的biang(音)biang(音)面。据说也吃裤带面。长长的,好吃除了面的筋道,最主要的是拌料,这一点很重要,好吃不好吃全在料的配比上。
此外,还有杨凌蘸水面,即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
户县摆汤面有点像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汤,越是陈年的越好,黑黑的酱油色,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吃时,夹一小箸面条,放入汤里摆一摆,然后再吃,故名“摆汤面”。
不得不说的还有著名的油泼面!如果没有那道特殊的辣子,真的不能吃油泼面,吃得就是那个味道。
中国面食在山西。可见,山西的面是非常有名的。比起陕西面食的厚重,山西的面食显得清而爽。最脍炙人口的是刀削面。关于刀削面,有一个故事。蒙古鞑靼人占领中原,建立了元朝后,当时的政府怕百姓造反,把老百姓家里的一些的金属器皿都没收了。最为可笑的是,要求十户人家用一把厨刀,到做饭时各家轮流用这把刀。那么,这样的狗屁规矩就闹出了笑话。这不,一个老妇人在家刚和好了面,但没有刀,于是,打发老伴去借刀,但不巧的是刀已经被借走了。可是一家人还等得吃饭呢。怎么办?在回家的路上,这位大伯被绊脚的一块铁皮生出了主意。于是他急中生智将一块薄铁皮带回家,用它削面。
随着“刀”起“刀”落,锅中的面片如雪花般飞舞,又轻薄如纸。原来效果还不错哟。于是,这个歪打正着的法子和工具被流传开来,也形成了今天独一无二的刀削面。
山西面食种类非常多,而且面粉不仅仅是白面,还有豆面,高粱面、荞面、莜面等。虽便在山西的饭馆都能吃到这几样不同风味的面食。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种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其他如大拉面、刀拨面、拨鱼、剔尖、饸饹、猫耳朵、蒸、煎、烤、炒、烩、煨、炸、烂、贴、摊、拌、蘸、烧等多种,名目繁多,让人目不暇接。
唯有美食和春光不能辜负。二月二,一个代表年的节日到了,也即将过去,似乎年的气息也渐行渐远。当春光无限时也是来年的进行曲。在这个特殊日子,让我们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