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韩国仁川广域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炸酱面博物馆”。作为一个吃了几十年“老北京炸酱面”的中国人,我表示严重的不服。可当看过韩国“炸酱面博物馆”的历史,我释然了,原来“韩国炸酱面”只不过是“老北京炸酱面”的分支而已!兴趣所致,小编捋了捋“炸酱面”的历史,说“老北京炸酱面是韩国炸酱面的祖宗”,还真是这么回事!自古,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的老百姓以面食为生。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又发生了旱灾,庄稼几乎全旱死了,民不聊生,遍地都是流民。一位名叫“刘全”的山西人眼瞅着自己的妻儿不是饿死就是病死,忍饥挨饿流浪到了京城,想在天子脚下谋个活路。哪知刚进北京城,就因几天没吃饭,饿晕过去了,是一位好心的山东大娘,熬了一碗用野菜糊糊一勺一勺救活了他。“刘全”活过来后,为了感激大娘的救命之恩,认大娘做了“娘”,天下大乱之际,即使是京城的老百姓,也难得吃上一顿带油星的面条。大娘为了给“儿子”刘全做顿好吃的,向邻居借了一瓢白面,做成一大碗面条,掐了一把菜叶子煮熟盖在面条上,又舀了一勺黄酱放进去搅匀,做好后端给“刘全”吃。“刘全”身体恢复后,为了挣钱孝敬娘,在路边摆了个小摊儿,用娘做的豆酱作为酱料,用青菜、胡萝卜切成的小丁做配菜,做起了“杂拌面条”的生意。因为“刘全”的“杂拌面条”价格实惠,吸引了不少顾客,清朝建立后,北京城里总算是太平了,“刘全”在豆酱中又加入肉丁,在放肉丁前,还将葱姜蒜放入豆酱中爆炒一番,之后再不停地搅拌,这样一来,“杂拌面条”变成了“炸酱面”,味道变得更加鲜美了。“刘全”有钱后,谨记娘的遗言,将娘送回来山东老家安葬后,把“炸酱面”传给了一位姓“于”的后生。清光绪三十四年(年),“于”姓后生的重孙子于希光,从山东半岛,漂洋过海来到韩国,创立了一所名为“山东会馆”的中式餐馆,成为了韩国第一家推出炸酱面的餐厅。在中国山东地区吃的炸酱面做法是面煮好之后先用冷水冲洗一下,然后再淋上中国式的酱料一起拌着吃。与此相较之下,韩国的炸酱面是把带有甜味且浓稠的酱汁淋在刚煮好的热腾腾面条上,然后一起拌着吃。于希光依据韩国人口味,特别研制了一种的叫做“春酱”的甜面酱,“春酱”相比于山东的“甜面酱”更甜,更浓。年辛亥革命成功,清朝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中华民国就此诞生,于希光怀着喜悦的心情,将原先的“山东会馆”更名为了“共和春”。年,“共和春”炸酱面馆,改建为了韩国的“炸酱面博物馆”!世界饮食看中国,中国饮食看北京!老北京炸酱面才是炸酱面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