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实验核心探究实验9探究发生在口

TODAY

今日课程

考点解读

消化的方式有两种:a.通过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胃肠的蠕动来促进食物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b.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被逐步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是化学性消化。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变化

1.提出问题。当我们咀嚼一块馒头时,常常感到略有些甜味,这是为什么呢?2.作出假设。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无甜味的淀粉发生变化。3.设计并完成实验。4.得出结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5.表达与交流。(1)1号试管的作用是对照。(2)三支试管在37℃的环境中静置,原因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3)此实验只能说明唾液能使无甜味的淀粉发生变化,但不能说明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

练习

1.(·北京)下列关于“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B.淀粉液与清水或唾液应充分混合C.两试管置于37℃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D.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乙试管中液体变蓝2.(·海淀区模拟)“肉丁炸酱面一碗儿,豆芽青菜七八样儿。”这说的是老北京炸酱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面条中的淀粉是在口腔中开始消化的B.炸酱中的脂肪在肝脏被胆汁初步消化C.炸酱面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D.配菜种类多样,有利于做到合理营养3.(·顺义区一模)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模式图的一部分。下列选项中,对图中数字代表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分泌胆汁,经导管流入小肠B.④——分泌胰液,经导管流入大肠C.⑤——肠腺位于小肠壁上,分泌肠液D.②——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4.(·东城区二模)小麦是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将其磨成面粉后可用来制作面包、馒头、饼干、蛋糕等多种食物。(1)小麦中富含淀粉,为验证“胰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本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若实验结果为,则说明胰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2)小麦中还含有麸质蛋白。麸质蛋白很难被人体彻底消化吸收,会引发部分人群过敏,进而引起小肠绒毛的萎缩。小肠绒毛是图2中的结构(填序号),绒毛减少将会降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作用,进而导致人体出现腹泻、消瘦等症状。图2(3)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对麸质蛋白摄入量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见图3。对于麸质蛋白不过敏的健康人,你(填“建议”或“不建议”)每天摄入适量的麸质蛋白,理由是。

答案见文末

转载事宜请留言

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

PUTMEATTHETOP

设星标防走失

·END·

1.D2.B3.B4(1)C→D→B→A。1号试管溶液变蓝,2号试管溶液不变蓝(2)②,吸收(3)建议,每日适量摄入麸质蛋白,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答案合理即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