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的面,大大的情感深圳卫视

啥面香又甜,北京炸酱面。   啥面狂又豪,洛阳大烩面。   啥面粗又宽,兰州大拉面。   啥面催又干,天津散子面。   啥面肉块多,西安臊子面。   啥面油花多,太原刀削面。   啥面蒜黄多,泰安打卤面。   啥面羊汤多,包头疙瘩面。   要说石家庄,有名龙须面。   说俺太行山,更有很多面。   一碗像朵花,那是猫耳面。   一碗泡馍馍,那是手搓面。   一碗放粗粮,那是河珞面。   一碗有羊肚,那是嗒嗒面。   一碗就大葱,那是擀杖面。   更好是啥来,武安拽拽面。   黄河中原人,精神当如面!

这首北方的儿歌,用最浅显易懂的文字,说清了面的故事。在中国,吃面可不仅仅是北方的传统,在南方,面同样不可或缺。早在近千年前,来自越州山阴(今绍兴)的著名诗人陆游,就写下了“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这样的诗句,南方做面的美味可见一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南人,我自小爱面,而面也陪伴我成长。

和其他地方习惯以包子、馒头、粥当早餐不同,我的家乡贵阳的早餐,可能有些重口,除了遍布大街小巷的牛肉粉、羊肉粉外,还有一种特色的面——肠旺面。

至今仍然记得,在寒风凛凛的冬日,顶着还未大亮的夜幕,独自走在求学的路上。校门口的边上,有一家售卖肠旺面的小店,一眼望去,锅里冒着热气,碗里飘出香味,店里是此起彼伏的吃面声。

图片

肠旺面

肠旺面,面是手工鸡蛋面,加入少量食用碱,反复揉搓后制成薄如绸缎的面皮,切成细丝状,面条如波浪般起伏,整个操作过程有“三翻四搭九道切”之说。肠旺则是用新鲜的猪大肠和猪血旺分别制成肠臊和旺臊,再用猪五花肉制成脆臊,然后用肠油、脆臊加辣椒油制成红油,由此而形成了“三臊”加红油的标配。佐以豆芽、小葱、炸豆腐,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肠旺面才算真正达到巅峰。学校旁边这家只有10来平米的小店,往往座无虚席,一碗热气腾腾的肠旺面,仿佛能驱走冬日的严寒,让学子们安心求学。

毕业十余载,学校周围已是高楼林立,完全换了模样。庆幸的是,这家小店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得以存留。如今每次回到贵阳,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到这家小店,来一碗肠旺面,看着清亮透净的红油汤底,不由浮想联翩,读书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04年,背上行囊离开家乡,坐上了开往成都的列车。都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现在想来,很有些道理。不仅因为巴山蜀水出美女,更因为天府之国的麻辣鲜香。相比贵州拥有的肠旺面、鸡丝豆花面等,四川的面在种类以及做法上,都要丰富不少。

图片

遵义豆花面

对于我这个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第一次来到四川的面馆,着实吓了一跳。被吓着倒不是因为面的种类繁多,而是因为名字。担担面、渣渣面、燃面……你完全猜不出这究竟是用何种食材做的面。时至今日,也没分清担担面与渣渣面的区别,亦同样搞不懂素椒面与杂酱面究竟有哪里不同,但唯一搞清楚的,是同样好吃的味道。

图片

担担面

周日晚21点播出的《宅人食堂》第三季,其中便有鳝鱼面的制作环节。尽管现在还未看到节目,单单鳝鱼面三个字,便已足够吸引我。在成都,大大小小售卖鳝鱼面的面馆,可以说不下数百家,但论起鳝鱼的新鲜度、切断的手法、炮制的技艺,却是各有千秋。所以很想看看,究竟节目中的这家鳝鱼面,如何能够把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极致的味道。

图片

鳝鱼面

四年后,从成都来到了深圳。吃一碗面似乎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是下班后愉悦的精神享受,是饥肠辘辘时对胃部的弥补,是油腻乏味时味蕾的自然抉择。

深圳这座城市,不仅汇集了五湖四海的人们,也聚集了天南海北的面。从山西的剔尖面,到陕西的油泼面,再到武汉的热干面、北京的炸酱面……我吃遍了全国各地的面,也跑遍了深圳这座城。

图片

油泼面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爱吃面的人,周围总会有一群更爱吃面的人。在这座城市,面成了人们沟通的桥梁,是彼此了解对方的纽带。一碗小小的面,承载着大大的情感,也装下了一片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