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档大热的真人秀节目陆续开播,《奔跑吧》、《极限挑战》、《向往的生活》这些现象级综艺预计又将刷屏整个网络······
几年内,国内的真人秀综艺陆续发展起来,无论是借(chao)鉴(xi)国外还是版权付费,都赚足了眼球,其中受益最大的还是参加录制的明星本人,有污点的明星靠它洗白,刚出道的新人靠它刷话题。
最重要的是高价的片酬。
百万一期的劳务费要比辛苦拍电影来的快多了。
当然,明星参加真人秀也并非一件轻松的事,一期时长为一小时的真人秀最少要录两天两夜,有的甚至更长,而明星为了保证自己的出镜率也会尽量配合节目组各种奇葩的游戏环节,效果最好的便是通过折磨自己来博得观众一笑。
所以我们经常能在节目中看到有恐高症的明星被逼站在高楼上擦玻璃,大多数观众会被他们吓到胆怯的样子逗乐。
而国内喜欢copy的韩综则更狠,几乎隔三差五就会把主持人拉到几百米的高空。
甚至还要坐着过山车吃炸酱面。
虽然辛苦程度比国内更甚,但片酬远不及中国艺人,而近几年国内综艺的强大也在加大,明星录真人秀的辛苦程度也在翻倍,就在今天,网上还传来李晨在太原录制《奔跑吧》被学士帽砸伤的消息,引得粉丝心疼不已。
明星作为站在幕前的人,每一次受伤和辛苦都会被摄像头记录下来,经过剪辑和音乐的渲染当然更容易博得同情,但实际上,他们的付出与幕后人员相比,或许根本不算什么。
当王迅在高楼擦玻璃时,他的跟随摄影也并没有闲着。
不仅要站在高台摄影,还要随时盯着镜头中的画面,而一台普通的肩抗式摄影机重量最起码在4kg左右。
现在的真人秀节目都主打追逐战和竞技比赛,这对于摄影师的挑战是巨大的,扛着一个8斤重的机器到处跑,如果偶尔遇到一个短跑名将,那便是一场灾难。
《极限挑战》中的张艺兴就经常因为跑得太快而甩掉了自己的跟随摄影。
甚至在摄影界流行着一句话“不被张艺兴跟丢的摄影才是好摄影”。
但通常情况下,张艺兴还是会给摄影师留下一个美丽的背影绝尘而去。
如果嘉宾过于照顾摄影师的感受放慢脚步,节目的紧张性和竞技性就会有所下降。时间久了,跟丢摄影师似乎也成了张艺兴身上的一个人设,观众看着好笑,但摄影那是真的累啊!
但比起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走,负重跑步已经好很多了。
《爸爸去哪儿2》中丛林冒险一期,全部嘉宾要在崎岖的山路中前行,在双手能保持平衡的状态下,几位嘉宾已经走的很艰难了,但摄影师也在全程跟拍,甚至还会走到嘉宾前面拍正面视频,这意味着他们有时需要要扛着机器倒着行进在山路中,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在前些年大热的综艺节目《变形计》中有位叫郑子豪的叛逆青年,估计成了那个节目组摄影师的集体噩梦,这位看似娇生惯养的少年却十分有梗气,凭着自己体内的一股冲动,妄想从自己所在的农村一路走回城里,在酷暑下硬是暴走了8个小时。
节目组为了拍到他的镜头派了5个摄影师全程跟拍,回来之后基本全废了。
整个里程长达30公里,累坏了5个摄影师,如果摄影界有自己的史书的话,这件事可能会被载入史册。
事实上,一个成熟的真人秀节目背后都有着一个巨大的团队,虽然屏幕上呈现的只有嘉宾和主持人,但在镜头之外却是几百个人的共同努力。
这几日跑男正在太原录制《奔跑吧》,从网上曝光的太原市协拍方案中可以看到整个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多达人。
按基本配置来说,一个明星后面至少会跟4~5个人,灯光、场记、摄影、收音还会有化妆和造型团队。
在不同的任务地点也会提前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定点拍摄,做任务的时候人员多、地点分散,还会有总导演进行现场调度。
而国内大热的几档综艺节目差不多都是相同的规模,《爸爸去哪儿》一期节目最少要录制三天两夜,这些团队就要跟拍三天两夜,这还不包括节目组提前踩点所付出的人力物力。
而最让人头疼的还是后期,上千小时的视频素材,杂乱如麻的人物主线,而播出的时长只有一两个小时,想在这些素材中理清故事脉络并择出亮点,还要让视频变得有意思,能做的只有不停地熬夜和高压下的头脑风暴。
即便工作强度如此之大,但比起明星的百万片酬,这些人的付出和收获并不成正比。
论技术论人才,中国并不比韩国差,但近些年国内几乎把韩国现有的综艺节目抄了个遍,而且抄一个红一个。为什么韩国总能制作出现象级综艺,而中国总是“拿来主义”呢?
原因就在于韩国的综艺节目会把大部分钱投资到幕后制作上,而国内综艺则把钱花在了明星的片酬上。后期待遇得不到提高,自然缺乏好的创意,高额的经济开支又让他们不得不投机取巧。
很多粉丝看着自家偶像在节目中不顾形象拼命奔跑的样子倍感心疼,但在没人注意的背后多的是你不知道的辛酸故事。
比起拿着高价片酬的明星,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