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连日来,会宁县各学校积极响应,多措并举强化师生量肚而取、节俭节约的餐饮习惯,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中午十一点半的会宁县第四中学食堂里热气腾腾、饭香四溢,放眼望去,盒饭快餐、炸酱面条、牛肉拉面等种类多样的饭菜摆满了各个窗口。39岁的食堂打菜员王凤正在紧锣密鼓地往饭盒里装着米饭,她告诉记者,每份米饭都是在保证孩子们吃饱的情况下绝不造成浪费。
会宁县第四中学食堂打菜员王凤:按孩子能吃饱又能吃光的量装,不能浪费,如果孩子不够的话可以免费添加。
年出生的宋雨芮,今年已经上初三了,小时候的她经常听爸爸妈妈讲以前的艰苦岁月,也跟着妈妈去姥姥家下地体验种地的辛苦。上学后,老师们也时常给他们讲述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这让宋雨芮深深的记住了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重要性。面对镜头,她语气坚定地说:“我一定要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会宁县思源实验学校初三(7)班学生宋雨芮:在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们讲一些他们小时候的事情。到学校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说学校的鸡蛋吃多少就拿多少,不能多拿。经过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教导,我懂得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下的,我们要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精神,有效杜绝学生食堂的浪费现象,改变学生就餐的不良习惯,会宁县各学校积极行动,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手抄报、校园广播站、宣传标语等各种形式,大力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深化师生的节约意识,有效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发生。
会宁县思源实验学校副校长苟克勇:我们学校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师生的节约意识,另一方面,加强精细管理、培养师生的节约习惯,要求学生按需取饭,根据自己的饭量打饭、吃多少拿多少,坚决杜绝浪费。加大浪费的处罚力度,通过班级量化考核、扣除浪费学生相应班级的积分并通报批评。安装智能节水设备,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会宁融媒记者李佳冯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