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炸酱面哪家香?我搜索到的是这家——老北京炸酱面大王。从汉族的面食开始,流行于北京、辽宁、吉林等地,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烧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菜码的,称“过水面”。从地铁崇文门D1口上来,走到新世界百货写字楼和新世界家园二期之间,顺着东兴隆街一路走过十字路口,不远就是了。餐馆门口有一座迎客的老爷子塑像,一身清朝长袍马褂,举手抱拳,对,就是这儿了。初来乍到,难免要和老爷子合张影,沾沾喜气。一进门,服务员正宗的京腔:“来了您呐,里边请。”四方桌,大条凳,大红灯笼……这餐厅布置得像极了升级版的工厂大食堂。既然来这里,那一定要吃炸酱面。在外边就能闻到炸酱的香味儿,原来一进门就是炸酱的锅,难怪香气四溢。去的时候店里人特别多,也怪我撞上了饭点儿。要了一大碗面和一小碗炸酱,再将芹菜、黄瓜、萝卜丝、豆芽、黄豆等丰富的菜码儿,倒进碗里这么一拌,一碗正宗的炸酱面就好了酱有两种可选,鸡蛋和肉丁,味道略咸,不能一股脑儿全加进去,可以和面一起吃,这样就非常香了。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精髓都在“炸酱”上,这里的酱有浓厚的豆香味儿,还有肥瘦相间的肉丁散发着肉香,赞得很。这里的北京菜很地道(上菜也快),就是稍微有点儿油。灌肠切成棱形块,外面焦里面的芯儿软,蘸着蒜汁,完美;第一次接触三不粘,我看到别的桌上有,也尝试了一下,口味很是奇妙,看着吃着像是黏黏的糯米,可是真的是一点儿都不粘牙;比较让我自制力崩坏的还是——豆汁(掀桌子),点了一碗又浪费了,再次挑战失败!服务员乐观地开解道:“别说您了,现在很多北京孩子都喝不惯。”好吧,算是有些安慰。总体来说,这家餐厅还是秉承了老北京炸酱面的一贯风味,在这里品着老北京特有的小吃、家常菜,听着伙计热情的吆喝,还有装菜码儿小碟叮叮当当的声音,真的好想时光倒流,处身于很久以前的老北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6860.html